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杨陵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09-20 13:28:42
今年“三夏”农忙时,杨陵区农业农村局全力助丰收(资料照片) 。 杨陵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杨陵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资料照片)。 杨陵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金秋九月迎丰收。眼下的杨陵区,田间地头、现代化农业大棚,处处可见繁忙的身影。
“今年早熟的猕猴桃已经开始采摘上市了,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都提高了,销路也不愁。”9月14日,杨陵区五泉镇官村村民魏田仓说。
去年中秋节前后,杨陵区农业农村局干部在官村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技术培训,了解到魏田仓等农户种植的猕猴桃滞销后,便立即和郁俊谊等专家联系收购企业,不仅解决了销售难题,还帮农户联系好长期定点收购的企业,打开了猕猴桃的销路。
“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的实用技能培训,在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村里的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已经完成2800米的生产路硬化、灌溉井设备电力维修等工作。现在我们正共同努力提升农产品品质,让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官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魏文超说。
瞄准农民群众最直接、最迫切的期盼办实事。在杨陵区,农业农村局做好“娘家人”,当好“排头兵”,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4月25日,揉谷镇石家村的地头,绿油油的小麦随风摇摆、麦浪翻滚,5架载满药剂的植保无人机一字排开、缓缓升空,在操作人员的遥控下,有序向田间喷洒农药。
从2021年开始,杨陵区农业农村局开始直接购买无人机植保服务,帮助农户完成“一喷三防”作业,让小麦增产提质有保障。
“我家有5亩地,往年单靠人力按压桶要两三天才完成这个‘一喷三防’作业,现在这个飞机一飞起,几分钟就喷洒完了,真是省时省力。”石家村村民石新后说。
科技对农业贡献率达到75%;种子年交易总额8亿元以上;去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29万亩;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推出全国首单水果制种保险;全区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0.04%……这张发展成绩单也是杨陵区农业农村局推进强农富民工作的答卷。
让农业强起来。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依托驻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雄厚的农科教资源优势,杨陵区农业农村局推动区校融合发展;围绕打造中国(旱区)种业硅谷,全力支持驻区科研单位开展种业攻关,近5年审定登记动植物新品种288个;招引先正达、良玉、大华、登海等全国知名种业企业87家,年示范推广面积逾亿亩,成为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农牧良种集散地之一。
如今,杨陵区农业产业集约化程度达到83%。2021年设施农业亩均产值5万元以上,“单品冠军园”亩均产值10万元以上。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覆盖率达到67%,“杨凌农科”成为绿色优质农产品知名品牌。全面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培育了覆盖全产业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杨陵“铁娘子”嫁接技术服务队足迹遍及12个省份26个市58个县(市、区)。
让农村美起来。杨陵区农业农村局以花园乡村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八清一改三净整十乱”工程,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杨陵区全域推进厕所革命,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化,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该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天然气农村全覆盖,农村路灯、安全饮水、道路硬化等主要基础设施覆盖率均达到100%。7个村被命名为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3个村被命名为“陕西省文明村”。
让农民富起来。向农业农村改革要活力,紧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人、地、钱瓶颈问题,杨陵区农业农村局创新开展农业农村系统集成改革,挖掘人才潜力,建立了以职业农民为主体的“新农人”队伍,盘活资产资源,促进增收致富,全区经营性收入过10万元的村占比达86%。杨陵区推出“土地经营权+地上附着物”贷款新模式,成为全国首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区。
这些年,杨陵区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获批开展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乡村治理试点区、数字乡村试点区等国家级试点。
乡村振兴路上,杨陵区农业农村局勇当“排头兵”,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定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继续凝心聚力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升服务‘三农’能力,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杨陵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荣国说。(记者 刘曌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