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歌剧《青春之歌》剧组走进人大,与青年学子共话青春意义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10-26 20:01:28

写下著名小说《青春之歌》的杨沫曾就学于华北联合大学文艺部文学系,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前身,正是1939年由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等合并成立的华北联合大学文艺部。10月29日至11月2日,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青春之歌》即将再度登台,近日,剧组走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与青年学子面对面交流。

歌剧《青春之歌》剧组走进中国人民大学。高尚/摄

2023年,由张千一作曲、赵大鸣编剧、王晓鹰执导的歌剧《青春之歌》首演,以音乐语汇再次讲述了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爱国学生运动以及革命知识分子觉醒斗争的故事。在红色经典文学史上,《青春之歌》地位特别,“20世纪50、60年代,文学作品的两大主题,一是战争,二是农村。《青春之歌》则从女性视角出发,讲革命的同时也在讲爱情,这本小说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赵大鸣说。转为歌剧创作时,主创团队节选了原著中几个重要情节,在简化人物关系的同时,尽力让人物形象丰满生动,而不是做成脸谱化的角色。比如余永泽,他对卢嘉川的敌意融合了嫉妒等真情实感,并非完全无缘无故地站在革命对立面;歌剧中的卢嘉川结合了小说里卢嘉川和江华两个角色,使得林道静对他的感情更为复杂。在两个多小时歌剧里,要通过剧本展现出戏剧冲突,让每个人物都立得住。

“从小说到电影、话剧等一系列艺术形式的改编,歌剧艺术是最具有诗性的,比起话剧和电影,歌剧更注重听觉艺术的表达。”王晓鹰说。歌剧不仅要在舞台上呈现具有年代感的视觉意象,更要在听觉上从序曲开始便把观众带回那个年代。《青春之歌》并不是单纯地在舞台上还原三十年代的建筑街景,而是要将它艺术化、意象化,利用现代化的舞台空间去表现青年人的情感。

歌剧《青春之歌》首演剧照

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此次将在剧中饰演女主角林道静,她在现场为观众演唱了唱段“不会忘记那片海”,这是表现林道静与余永泽爱情的唱段,在剧中多次出现,旋律优美动人。宋元明谈道,《青春之歌》在演唱技巧上有许多“从薄到厚”的处理,哪怕是相似的旋律,也因为人物经历的戏剧情节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感情色彩。为了出色地完成这部作品,她对角色本身和音乐动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理解,用更细腻的声音色彩展现不同阶段林道静的心理活动。不只是林道静,《青春之歌》的整体演唱都需要很强的技巧性,为了展现角色的青春活力,唱段整体音区偏高,给主演歌唱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高尚/摄

“青春的议题是永恒的,我认为,只有投身国家建设、将个人命运融入民族命运,这样的青春才是中国青年最大的浪漫。”王晓鹰勉励道。在杨沫诞辰110周年之际,即将二轮上演的歌剧《青春之歌》将集结著名指挥家张国勇,宋元明、赵丽丽、韩蓬、梁羽丰等歌唱家以及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管弦乐团,再现觉醒年代的青春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