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我的第一部电影必须在温州拍!”专访上影节亚洲新人奖得主张旭煜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06-24 21:53:19

潮新闻 共享联盟·温州中心 郑小萍
“我想起了在咖啡馆里一个个艰难的午后。还好我坚持坐下来,把剧本一个字一个字敲下来了,我会继续写下去、拍下去。”这是90后温籍导演张旭煜获得最佳编剧奖的部分获奖感言。
6月20日晚,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年轻导演张旭煜凭借自编自导的电影《鱼刺》获得了最佳编剧奖。
该剧讲述成长的隐痛,全程在温州取景拍摄,呈现了大量温州人文风貌和饮食文化。
6月22日,张旭煜接受了记者专访,讲述他对这部作品的创作历程和背后的故事。
获最佳编剧,感谢坚持的自己
诞生于2004年第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亚洲新人奖”,今年迎来第二十个年头。今年的亚洲新人单元共收到314部新人作品的报名,来自亚洲25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亚洲新人单元以发现和培育新人新作、扶持亚洲新兴电影力量为己任,挖掘和推出了一大批如今活跃在各国乃至世界行业一线的电影新人。纵观亚洲新人单元创办至今的获奖名单,宁浩、新海诚、曹保平、万玛才旦、高群书、张猛、林书宇等后来赫赫有名的亚洲影坛“中流砥柱”,都曾经是从这个舞台崭露头角的新人。
在今年的亚洲新人单元,张旭煜导演的电影《鱼刺》入围,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最佳编剧以及最佳摄影等五项提名。最终,张旭煜获得最佳编剧奖。评委团赞其深度剖析原生家庭的微妙关系,感人至极。
《鱼刺》聚焦成长的烦恼。“这是我第一部院线电影。能作为编剧被评委认可,我很感恩也很激动。”回忆起获奖时的情景,张旭煜依然觉得有些不真实。“当听到我的名字时,我脑子‘宕机’了一会儿,很多情绪和回忆在那一瞬间碰撞,真的是感慨万分。”张旭煜脑中如幻灯片一样,想起无数个在咖啡馆对着电脑文档毫无进展的下午,突然觉得一切都值得。这次获奖坚定了他继续创作的信念。
疗愈青春,电影讲述成长隐痛
作为张旭煜的处女作,《鱼刺》讲述了成长的隐痛。由资深话剧演员王一楠和新生代演员黄婧仪的出色表演。这部电影有很强的“第一人称视角”。“电影以李琪的视角展开,观众更容易代入她的遭遇,去共情她的感受。这种独特的视角使得影片更具有沉浸感。”
张旭煜说,这部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他在二十七八岁时的一个念头。“我跟朋友在咖啡馆里聊到一个想法,如果青春期少女在朋友的生日派对上,摔坏了朋友的手机,然后会发生什么事。”
原本是一个个想法,渐渐在他脑中连成片,长出了艺术生命。“慢慢地,一个倔强又敏感的少女形象逐渐出现在我脑海里,后来这个形象变得愈发生动具体,于是就有了影片里的女主人公李琪。”随着剧本创作的深入,李琪与她母亲的故事线成为了整个故事最强烈的情感支点。
《鱼刺》的一众主创。张旭煜坦言,其实电影里描述的这种亲子关系,在他的调研过程中并不少见。而创作的过程也是自省与疗愈的过程,写作让编剧本人重新审视自己的青春,并将青春期的情绪投射到故事里的人物身上。
热爱电影,名校毕业生的另类选择
张旭煜严格来说并不是电影专业科班出身。
在高中之前,他都在瑞安读书。本科时就读于华东政法大学英语专业,但是读了一年他就起了复读去考电影学院的念头。这个转变源于对电影的热爱。
“为了学好英语,我看了很多外国电影,误打误撞爱上了电影。大学的时候,就超级痴迷昆汀·塔伦蒂诺的影片。”对于复读的想法,父母自然是坚决反对的,甚至认为儿子“不务正业”。张旭煜也是“听劝”,在坚持专业的时候,他开始尝试剧本写作和短片创作。
张旭煜(中)在片场。大学毕业后,张旭煜进入了广告行业。做过广告导演、副导、剪辑,机缘巧合对电影行业有了更深的接触。
工作两年后,24岁的张旭煜决定前往英国读研究生,攻读导演专业,将人生的轨道彻底“修正”。
事实上,父母不希望张旭煜走艺术这条独木桥。“学艺术是很艰难的路,崭露头角被大众所知,是很小概率的事件。”甚至在《鱼刺》样片出来后,张旭煜的父母仍有些顾虑:爸爸说,嗯,能看懂。妈妈说,故事好像有些平淡,还很耿直地问他,“会有人去影院看你的电影吗?”
直到张旭煜获得最佳编剧奖,他父母才松了一口气。
影机对准家乡,捕捉儿时场景
经过一年多的反复推敲,2022年张旭煜完成了《鱼刺》剧本创作,他迫切想把《鱼刺》拍出来。
在疫情下,中国的电影行业坠入严冬,这个时候拍一部电影,在业内并不是合适的时机。“当时就觉得非拍不可了。那时候我已经29岁了,对这个题材和内容,我有强烈的创作执念。”
新人新作得不到融资,张旭煜在亲友的帮助下,自筹了近200万后,将镜头对准了家乡。
《鱼刺》这部电影所有场景均在温州取景。“第一部电影我想回家乡拍,这是我在写这个故事时就定下的事情。”张旭煜希望把摄影机对准家乡,捕捉那些在他少年成长时期无比熟悉的场景。在电影开拍前,他和制片人在温州跑了大半个月选景点,发现了很多宝藏取景点。“我觉得温州是有很多影像属性的地方,有很多上镜感很好的取景点,很适合大屏幕展现。”
《鱼刺》拍摄周期为一个月,全程在温州取景,场景遍布瑞安、洞头、苍南。在《鱼刺》里,融入了渔港与鱼档、台风与海风、蟹生和鱼生等温州生活的细枝末节。比起宏大叙事,他更愿意把视角聚焦于细碎的家庭生活,记录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正式拍摄时,除了担心疫情的影响,拍摄压力对于新人导演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焦虑。“我的资金不足以支持重拍和补拍的,而且每天天光好的时刻是有限的,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拍摄任务就很紧迫。”
好在,他们拍摄的那一个月,没有发生疫情。“一拍完,疫情就来了。我们还是蛮幸运的。”张旭煜说。
未来继续拍继续写
在金爵奖的获奖舞台上,张旭煜感恩在成长的路上遇到了许多贵人,特别感谢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发起的“青葱计划”,让《鱼刺》在剧本阶段被业界关注到。 
张旭煜参加第六届青葱计划,当时《鱼刺》是五强优胜作品。当时导师陈建斌给剧本提了一些建议,让他在生活细节上再下功夫。他们聊了很多国外导演的家庭片,这让张旭煜慢慢找到了剧本的走向,清晰了自己的主线,促成了最终《鱼刺》的定稿。
“在未知的海域里航行,不知道什么时候遇到风浪。在各种不确定的情况下,要确定你自己的心之所向。”张旭煜说至于未来,那一定是继续写,继续拍,目前他已经在筹备另外一部聚焦家庭关系的影片。 
张旭煜透露《鱼刺》有望在院线公映。